| 储能材料

“百花齐放”的新型储能技术

来源:联想控股微空间

时间:2022-09-02

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协会发布的《2022储能产业应用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储能市场装机功率约为205.3GW。其中,我国储能市场装机功率为43.44GW,位居全球第一。产业爆发的背后,是近年来政策引导、市场需求及自身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共同推动。

在政策层面,今年以来,储能行业利好政策密集出台。其中,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于3月21日正式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储能行业将从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而在6月7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明确新型储能可作为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并对其市场机制、价格机制和运行机制等作出部署。

此外,随着技术进步与产能扩张,近年来风电、光伏的发电成本和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成本显著下降。在上网侧平价的基础上,储能行业也朝着“新能源+储能”平价的方向快速发展。而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储能的定位与商业模式也日益清晰。

据《2022储能产业应用研究报告》显示,在当前储能应用方面,抽水蓄能占据市场主导地位。2021年抽水蓄能装机功率177.4GW,占全球储能市场装机功率的86.42%。

而在储能行业快速发展之际,各类储能技术创新正呈 “百花齐放”的态势发展。相较于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具有建设周期短、选址简单灵活、调节能力强等优势,与新能源开发消纳的匹配性更好,落地进程也在不断推进。

截至目前,新型储能技术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氢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

● 锂离子电池:具有利用效率高、响应时间快、能量密度高等优点,在新型储能产品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主流技术路线为磷酸铁锂电池,在电力储能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电网调频和电网侧储能等。

● 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丰富、性价比高、安全性好等优点,有望在中低速电动车及大规模储能领域取代或部分取代锂离子电池和铅酸电池而获得广泛应用。


特别声明

国际储能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储能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储能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储能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储能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