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储能材料

新型储能提速发展须过“三关”

来源:三峡小微

时间:2022-09-05

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催生国内能源新业态、打造能源新高地的重要领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和量化了储能产业发展目标,即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利好政策助推下,新型储能发展步入快车道,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

随着电力系统对调节能力需求提升、新能源开发消纳规模不断加大,解决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新能源高效消纳间的矛盾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任务。新型储能建设周期短、选址简单灵活、调节能力强,与新能源开发消纳的匹配性更好,优势逐渐凸显,加快推进先进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势在必行。面向世界能源科技竞争,支撑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加快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机不可失。

立足创新驱动,是新型储能技术快速发展的源动力。我国在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方面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快速发展的需求相比,加强新型储能规划设计、调度运行机理研究和新兴技术集中攻关,实现多元化储能技术健康发展依然刻不容缓。近年来三峡集团积极探索新型储能方式,积极推动三峡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好绿色电站、三峡庆云独立储能电站等项目建设和技术实践,大力开展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光热电站等储能技术研究。面向世界能源科技浪潮,三峡集团还需进一步调动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各方面力量,推进国家级储能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和深度融合。

探索多元化应用场景,是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推动储能快速发展离不开市场,也更需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需通过市场引导,以技术、工艺、流程等制造过程中的创新降低制造成本,以应用模式、工程建设和信息化管理等市场应用过程中的创新降低使用成本,总结储能应用经验,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商业模式,以星星之火形成储能高质发展的燎原之势。同时,更需明确新型储能独立市场主体地位,推动新型储能参与各类电力市场,完善与新型储能相适应的电力市场机制,为逐步走向市场化发展破除障碍。

守住安全底线,是储能行业发展的生命线。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安全可靠是其根本。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三峡集团承担着“在促进清洁能源产业升级中发挥带动作用”的光荣使命,在推动储能发展的进程中,应致力于为储能应用模式蹚出一条新路,更要为储能安全应用打造“三峡标准”,推动建立健全新型储能技术标准、管理、监测、评估体系,保障新型储能项目建设运行的全过程安全。

捕风追日逐海浪,存能储热转电力。在新能源与储能市场发展一日千里的时代,三峡人更要勇担责任,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当好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牢牢牵住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这个“牛鼻子”,扎扎实实过好新型储能提速发展的“技术关”“市场关”和“安全关”,助力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为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贡献更多三峡力量。



特别声明

国际储能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储能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储能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储能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储能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