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储能产业

汕头:开展区域性储能示范区建设、探索电网侧储能示范应用

来源:汕头市发展和改革局

时间:2022-10-21

近日,汕头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了《汕头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并公开征求意见。

《规划》在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推进保底电源电网建设、推动工业节能减碳等方面,都重点提及了储能。具体条款如下:

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示范项目

探索开展区域性储能示范区建设,推动新型储能与新能源、常规电源协同优化运行。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开展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配置电化学储能,探索合建共享、购买服务等储能配置新模式。合理布局电网侧储能,着力提升电力安全保障水平和系统综合效率。推动用户侧储能灵活多样发展,探索储能融合发展新场景,拓展储能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加强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运用现代信息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储能等新技术为依托,采用“互联网+”新模式调动负荷侧调节响应能力。支持工业负荷大、新能源条件较好的产业园区建设分布式电源,依托光伏发电、微电网和充电基础设施等,结合增量配电网,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园区建设。

加强多功能互补示范项目发展,充分发挥火电项目和可再生能源资源优势,积极推进风火储一体化发展。以现有大型(规划)火电厂为依托,统筹本地海上风电消纳和外送,建设风火储多能互补一体化示范项目。充分利用火电的调节能力,合理布局海上风电送出和新型储能,优化调度、联合运行、高效利用,降低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成本,提高火电送出通道利用率。

推进保底电源电网建设

强化抗灾保障底线思维,以建设安全可靠的坚强局部电网为目标,落实保底电网建设,提升输配电线路、变电站防灾抗灾能力。推进保底电源建设和改造相关工作。探索电网侧储能示范应用,保障极端天气下的重要用户电力供应。

推动工业节能减碳

积极利用余热余压资源,推行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及光伏储能一体化系统应用,推动能源梯级利用。

探索发展创新融合能源产业

探索“新能源+”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新能源与储能、氢能、智能电气装备产业结合,将储能产业纳入海上风电全生态体系,大力引进储能和新能源电池企业,积极谋划储能产业链布局及项目落地,实现集储能研发、设计、制造、应用及运维为一体的新型储能示范基地,探索新能源开发与交通、建筑、农业等融合发展,积极培育能源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


特别声明

国际储能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储能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储能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储能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储能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