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储能材料

2025年中国负极针状焦出货有望超250万吨

来源:新产业智库

时间:2022-10-27

9月针状焦市场,上游煤沥青、高温煤焦油等原料价格上涨,而针状焦售价受油系针状焦价格下降带动,煤系针状焦价格也跟着下滑,使得针状焦企业承受的压力日益剧增,山西、黑龙江、河南等部分地区企业开始减产或停产。

2022年以来,中国针状焦价格持续上升,到6月底部分油系煅后焦突破1.5万元/吨,大幅推高负极材料原材料成本。虽然三季度以来针状焦价格出现回落,但相对于2020年低位6000-7000元/吨的水平,目前负极针状焦价格仍保持高位。

目前,国内负极用针状焦行业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产能利用率较低。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针状焦合计名义产能超250万吨,2022年年底产能有望超300万吨,出货量有望超160万吨,实际产能利用率约50-60%;

2)价格在上半年到达高位后三季度开始下滑。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如高温焦油由2021年初的2700-3000元/吨上升至2022年9月的6000-6400元/吨,虽然副产物葱油等价格也随之上涨,抵消部分成本上涨,但总体煤系针状焦成本上升超100%,而同期WTI石油价格从50-55美元/桶上升至87-90美元/桶,其中2022年6月高点超120美元/桶,推动油系针状焦价格先升后降;

3)国产化进一步提升。目前除高端负极产品外,中低端负极产品(不含石油焦)已超70%采用国内针状焦,负极针状焦国产化率提升,全年有望提升至80%。

在动力及储能锂电池需求带动下,负极材料对针状焦的需求未来仍将快速增长。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预计,2025年中国负极针状焦出货有望超250万吨,增长主要驱动因素为:

1)下游负极行业高速增长,其中人造石墨有望超200万吨,带动负极针状焦出货增长;

2)在负极人造石墨原材料中,对比石油焦,针状焦性能优越,未来随负极人造石墨对性能要求不断提升,负极针状焦将占比上升;

3)随着我国负极针状焦技术的进步,性价比加强,带动负极针状焦海外出口。


特别声明

国际储能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储能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储能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储能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储能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