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储能材料
来源:中国能建
时间:2022-10-27
近日,由中国能建陕西院研发的《一种用于不稳定斜坡体的光伏支架》《一种千斤顶式光伏升降支架》《一种预应力锚固预制管桩》《一种缆车式重力储能装置》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和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两大关键。新能源项目快速崛起,用地条件变得越来越苛刻,部分光伏项目全部使用沟壑未利用地,由于沟壑的侧坡坡度较大,往往不稳定,传统光伏支架难以生根;而采用柔性支架方案,两端基础庞大,施工精度要求高,山地条件复杂,难以保证柔性支架两端基础的质量,故使用可靠性较难保证。传统光伏支架立柱的调节裕度一般只有20至30厘米,且支架系统后期不可竖向升降,导致传统的光伏支架对地势局部明显起伏和后期地基沉降不均匀的地块(湿陷性黄土地区)的适应性较差。
针对光伏项目特定的应用场景,研究了《一种用于不稳定斜坡体的光伏支架》《一种千斤顶式光伏升降支架》两项专利,可应用于山地光伏、梯田光伏、沙漠光伏、未闭库灰库光伏、湿陷性等级较高地区的光伏项目,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预应力锚固预制管桩》涉及桩基技术领域。由于光伏项目快速发展,用地逐渐向荒地、梯田过渡,部分项目还需配置农光或林光互补光伏项目,导致光伏用的管桩需大幅加长。同时,随着风电项目的快速发展,在低风速区域开发的风电项目,应用大功率风机,对风机基础提出了更高要求,往往会加长桩长或增加桩数。综上,可以缩短桩长或减少桩数的预应力锚固预制管桩方案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缆车式重力储能装置》涉及储能技术领域。由于传统机械储能都需要介质传输能量(例如抽水蓄能),这大大限制了储能的应用场景;本项目打破传统储能思路,将发电机移动起来,使发电机在运行的过程中完成充放电过程。只要在有一定高差的山体上均可完储能过程,具有较强发展潜力。
国际储能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储能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储能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储能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成都市人民政府 7分钟前
中车购2.0 11分钟前
远东股份 25分钟前
图片正在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