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储能产业

绿色储能“碳”索未来

来源:湖州市人民政府

时间:2023-03-27

天能新能源(湖州)有限公司10MW/20MWh储能电站项目现场,基站系统建设工作近日有序推进,一期工程预计10月底交付使用。该储能项目启用后,一天充满可存4万多度电,覆盖天能新能源(湖州)有限公司30%左右的用电量,每年帮助企业节约200万元的用电成本。

早在今年2月,市产业集团与天能控股集团就“储能+智慧能源”项目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零碳综合智慧能源及储能电站领域展开深入合作,打造“储能+”风光热多能互补的综合智慧能源示范样板,构建“新能源+”智慧高新园区。

据介绍,储能的作用可以通俗理解为“充电宝”,既能消纳不稳定的光伏和风力发电,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也能配合常规火电、核电等电源,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

“双碳”转型目标下,新型储能产业迎来新赛道。数据显示,到2030年,国内新型储能总投资规模将达到近9000亿元。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表示新型储能产业拥有巨大的市场和发展机遇,应支持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逐“绿”而行,市产业集团深耕“储能+”产业,推动工业“储能+”领域学术发展、技术突破和产业革新,争当助推全国绿色储能基地建设的急先锋,提升湖州市工业经济“含绿量”。

“今年起,我们重点规划产业布局,积极参与全市能耗‘双控’攻坚三年行动,通过光储一体、绿色综合能源服务站等打造零碳园区和工厂。”集团下属两山生态资源运营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已配合市发展改革委编制未来五年在电网侧、用户侧储能的全市绿色储能实施规划,集团未来5年计划投资总额不少于200亿元、建成10GWH以上储能电站规模,年储电量不少于60亿度,实现年减少碳排放1000万吨以上。

和天能新能源项目一样,该集团已排定煤山新能源产业园、南太湖光电产业园综合能源服务站以及安达汽配等用户侧储能项目45个,力争五年内通过推进全市工商业企业提供一站式售电服务、持续用户侧储能电站投建,形成年能源服务总量100亿度电以上,年让利企业10亿元以上。

“储能+”的排兵布阵,吸引了国能、华能等大型能源企业递来“橄榄枝”。整合多方资源,在智慧储能管理系统和虚拟电厂开发运营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推动电网侧和用户侧储能电站建设发展,扩大绿色储能市场前景。

面对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湖州市聚焦科研平台建设,依托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建设国网新能源云碳中和创新中心等重点实验室项目,加快提供碳战略规划、碳效码认证、碳交易辅助等前瞻性系统性服务,助力打造省域碳中和全生态服务体系。


特别声明

国际储能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储能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储能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储能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储能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