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锂电池
来源:新能荟
时间:2023-05-05
中科院院士孙世刚曾在中国(遂宁)国际锂电产业大会暨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国际交流会上指出,现有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已接近理论极限。
据了解,目前主流的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在200Wh/kg以下,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在200-300Wh/kg之间。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远不能满足重大发展的需求,限制了多场景的应用。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电池容量,不仅仅有助于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历程,也有助于发展大规模储能事业。
在此背景下,各企业和高校都开始为之而努力!
近日,在上海车展上,宁德时代发布了这款神奇的电池----凝聚态电池。号称能量密度高达500Wh/kg,比目前市面上的电池都要高出一大截!
它是一种介于传统电池和全固态电池之间的一种电池,具有黏附性,但没有流淌性,就像果冻一样。这就意味着它不会像液态电解质那样泄漏或挥发,造成安全隐患,也不会像全固态那样具有较低的电导率。
据称,凝聚态电池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和场景,例如电动汽车、储能系统、载人飞机等等。宁德时代称,如果将此电池用于新能源汽车上,续航里程可达1500 km!
与此同时,国内的各个高校也开始对锂离子电池进行改性处理,以提高其性能。
长久以来,锂离子电池合金型负极材料面临两大难题:首次库伦效率较低、以及体积膨胀导致容量快速衰减的问题。
近日,一位来自海南大学的30 岁年轻副教授韦雅庆受高熵合金新理念的启发,把高熵效应引入合金型负极材料中,将单一高纯单质拓展至高熵合金体系,有效缓解了上述两个难题。这一举措将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容量由此前的1000mAh/g提升至1500mAh/g以上。
韦雅庆说,课题组收到了关于此次论文的审稿意见是在2022 年农历大年三十晚上,随后他们紧急进行线上会议,不敢有丝毫懈怠,最终论文投稿也得以如愿接收,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论文中提到,此技术将助力新兴产业领域的崛起与发展,极大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为先进储能开辟新途径。
总体来说,不管是新能源汽车还是储能领域,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电池容量一直是制约新能源发展的瓶颈之一。近年来,各企业和高校开始积极研发新技术,相信在众多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努力下,未来的锂离子电池一定能够实现更加高效、安全、可靠的性能,为新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国际储能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储能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储能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储能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上能电气 1天前
科华数能 1天前
优质采招标采购平台 1天前
图片正在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