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储能政策

第二批风光大基地建设将拉开帷幕,利好储能和热管理

来源:储能头条

时间:2021-12-08

近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组织拟纳入国家第二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的通知》,要求各省在12月15日前上报第二批新能源大基地的名单。标志着第二批风光大基地项目建设正式拉开帷幕。

根据通知,要求已核准(备案)且能够在2022年开工建设,原则上能在2023年内建成并网,部分受外部条件制约的项目应能在2024年建成并网。

申报项目要求方面,需要满足:一是不涉及生态红线;二是依托外送通道消纳的项目应基于在运、在建,或已核准输电通道,配套风电光伏装机规模与通道输电能力相匹配,并落实消纳市场;三是就近就网就负荷消纳的项目应在并网后能够实现高效利用;四是配套煤电灵活性改造、水电、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调峰措施,与基地项目同步实施。

单体规模方面,《通知》要求坚持集约整装开发,避免碎片化,单体项目规模不小于100 万千瓦,以联合体形式开发的联合体单位原则上不超过2家。

从最新的申报要求来看,此次项目要求单体在1GW及以上,规模较大,更利好集中式的光伏和风电项目。而在配套情况上,鼓励采用高效组件和鼓励建设集中式、共享式储能,因此,储能和高效组件是最利好的两个分支,除此之外,对热管理也大为利好。

就储能来说,《通知》要求配套煤电灵活性改造、水电、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调峰措施,与基地项目同步实施。显然储能被放置在一个相对比较重要的位置。第二批风光大基地项目申报要求中明确“鼓励建设集中式、共享式储能,最大化发挥储能效益”,十四五期间风光新增装机量的再次提升,后续大量新能源项目的并网会给电网带来较大压力,叠加风电和光伏具有发电上的周期性,因此集中式、共享式储能的配置比例预期逐步提高,在电源附近配置储能也可使其收益最大化。

就热管理而言,CESA 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在近10 年间,全球共发生 32 起储能电站事故。储能热管理作为储能安全的重要保障举措,随着未来市场对储能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市场需求有望显著增长。根据中泰证券的测算,假设2025、2030 年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27.4%,来自风电、光伏的部分为 1.62、3.51万亿千万时,结合对应的弃风、光率,2030 年风电光伏电化学储能装机功率为147、342GW。假设 2025、2030 年热管理投资成本占储能系统投资成本的3%-5%,则预估2025、2030 年对应的储能热管理投资规模为142-236、205-342 亿元。

原文如下:

特别声明

国际储能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储能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储能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储能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储能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