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储能产业
来源:南方电网报
作者:杨雅洁 林彤丹 马冠华 孙嘉彪
时间:2025-05-14
4月30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配套项目“高性能高温超导材料及磁储能应用示范工程”在广东中山落户动工,将建设全球容量最大的高温超导储能装置。该项目预计今年11月建成投产,将高精尖产业的供电稳定性推向“毫秒级”时代。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当前电网需要应用高性能的高温超导材料及磁储能技术来进一步提升供电质量。
为满足企业需求,降低电力运营成本,广东电网公司联合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上海超导等国内顶尖团队,集中力量攻克了高温超导材料规模化应用、系统集成等“卡脖子”难题,研发成功“高温超导储能装置”,该装置不但电能转换效率极高,而且极大程度地减少了能量损耗。
据悉,高温超导储能技术是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技术之一。此次落地的示范工程项目坐落于中山市翠亨新区马鞍岛110千伏滨海变电站旁,该装置由超导磁体、低温制冷系统、变流器及监控系统等关键部件组成,最大输出功率不低于5兆瓦,储能量不低于10兆焦。项目投产后,110千伏滨海变电站供电区域将提升供电质量,减小或消除电压暂降问题,减少对相关敏感电力用户生产经营造成的影响。
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邓锦平表示,深中通道通车以来,大批高科技企业陆续来中山投资建厂,对电力的需求不仅量大,而且对稳定性的要求也很高。
“高温超导磁储能的特点一是无损,二是响应快,能达到毫秒级,比传统的化学储能快10倍以上,能有效满足高精尖产业对稳定电力供应的需求。”中山供电局国重配套示范工程项目负责人兼国重项目办公室主任蔡春元介绍,本项目拟落地的高温超导技术,不但使用成本比低温超导低,而且使用领域更广,商业价值更高。
国际储能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储能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储能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储能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南方电网报 44秒前
比亚迪储能 6分钟前
中国电气装备储能公司 6分钟前
图片正在生成中...